共 2099 字阅读需 9 分钟
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(公元755年12月16日),镇守唐朝东北边境、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,在多位门客和幕僚的撺掇下,率领属下唐军、奚、室韦等约15万军队。以奸相杨国忠“媚上侍宠、扰乱社稷”的名义,在范阳宣布起兵“清君侧”,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。
不过数月,河北、山西等多省大部分州郡望风而降,封常清、高仙芝、哥舒翰等名将或战死或被处死。安史叛军席卷中原、已成星火燎原之势。
叛军随后很快攻破潼关、洛阳等地,兵锋直指长安。唐玄宗由长安收拾行囊,准备避祸于蜀中,但这也间接造成了唐肃宗——李亨的崛起。
李亨在避祸期间,长安、洛阳均已陷落,中原北方大地陷入动荡之中。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”成为当时中原大地的真实写照。
在唐玄宗李隆基逃离长安向西的过程中的可能性分为三路,西路从今天的西安安经宝鸡—汉中—广元—绵阳—德阳—成都一路出发,通陈仓道和金牛道到达,中路从西安—汉中—巴中,走褒斜道和米仓道,东路从西安—咸阳—达州,走子午道和荔枝道。最终唐玄宗没有选择江淮的富庶之地,而是自西路进入了具有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。
唐玄宗在撤离长安后,经过马嵬坡途中将士饥饿疲惫。六军士无战心。陈玄礼认为是由于奸相杨国忠“恃宠而骄”而误国。因而告知唐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诛奸佞、清君侧并诛杀宰相杨国忠的意图,由于大多数军人士气不振,后勤不力、士卒愤怒等多方面因素,引发士兵哗变。导致、宰相杨国忠、户部侍郎杨暄、韩国夫人、秦国夫人、虢国夫人等数十家贵族、数百人被诛杀,唐玄宗在诸位将士的逼迫下被迫诏令高力士勒死杨贵妃,这就是著名的“马嵬坡之变。”
此次军队哗变中,唐玄宗的权力被架空,唐肃宗李亨开始慢慢掌握权力。
与此同时,唐肃宗李亨与其子建宁王李倓、广平王李俶在其子李倓的劝说下,北上灵武。
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(今宁夏灵武市区)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。遥奉玄宗为太上皇,改元至德,是为唐肃宗 。 郭子仪 被封为 兵部尚书 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宰相),仍兼充 朔方 节度使;李光弼被封为 户部尚书 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二人奉诏讨伐叛军。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 李光弼 担任河东节度使,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,会师 常山 (河北 正定 ),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,收复河北一带。
唐肃宗虽然成为了皇帝,但大唐此时已经是千疮百孔,连帝王都不能在京师。所以他一心想恢复唐王朝的荣光,想要杀回长安,于是开始集结兵力。这些兵力既有大唐人,也有其他臣服于大唐的部落和国家,比如回纥、吐火罗叶户(也就是阿富汗军队)、于阗。这一战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,于是唐肃宗集结了唐军主力加协军,一共二十万兵力。
此时的安史反叛军,大约只有十万人,所以唐军在人数上是胜于反叛军的。除了这些之外,叛军内部又发生了一件大事,那就是领头人安禄山死了。杀死他的人不是别人,而是他的儿子安庆绪,所以唐军这次“人和”也是有的。
但即便是这样,唐肃宗还是不敢轻易冒险,因为唐王军这次要是失败了,唐朝的气候也就尽了,李氏的江山也就完了。所以在人和的基础上,他开始琢磨地利。经过下面的人多方建议,最后将双方战争的地方定在了香积寺。
唐军一方:15万军队
主帅,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、实际指挥者是副元帅郭子仪。
其中大唐军队有11万,安西军和北庭军为主,辅助部队有4万,包括有吐火罗叶护5千人(阿富汗军队),于阗军队5千,回鹘军队5千,西南蛮族军队。
叛军一方:11万人左右。
主帅,安庆绪所带领的11万叛军核心主力,副帅李归仁,安守忠。
这是一场典型的非戏剧化战役的,也就是说,此战没有任何奇谋,偷袭或者是反水,就是一场堂堂正正正面战。完全是一刀一枪硬拼出来的。这是一场恶战,唐军依靠强大的陌刀军和回纥骑兵,击败安叛军,取得一场惨胜,为顺利收复长安奠定基础。
公元757年9月,九月,唐肃宗以长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,郭子仪为副元帅,率领唐军及回纥、西域、安西之众十五万,号称二十万兵马,由凤翔出发,向东进攻。为了回避叛军的骑兵优势,将战场特意选择在地形复杂的南部山麓,以沣水和大川掩护两翼。同时,全军按照旧的建制做了梯次配置,形成前后三条阵线,以便在前军失利后有足够的预备队使用。甚至在每个集团的阵线背后,还部署了自己的第二线支援力量。
兵至长安城南香积寺附近,与安史将领安守忠、李归仁率领的十万叛军相遇。郭子仪当即布置军阵:以将军李嗣业为前军,郭子仪和元帅广平王为中军,将军王思礼为后军,先后出击。前军将领李嗣业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左突右冲接连擒杀了叛军的十多个将领,回纥的四千骑兵又绕到叛军后面,前后夹攻。经过两个时辰的激烈交战,叛军大败。安守忠等叛军将领急忙率残部逃回长安。第二天黎明,郭子仪和广平王李俶率唐军进入京城,把安史叛军赶至潼关以东。
战后,唐军清点战果。除了俘虏的20000人外,还斩首60000余人。安史集团在关中的防务也一战崩溃,长安被李唐王朝的中央军顺利夺回。因此,香积寺之战足以称得上是安史之乱的转折性战役
唐朝(李唐)
冷兵器
历史
>由 [Circle 阅读助手](https://circlereader.com) 生成